工藝流程 模具準備
工藝流程
模具準備:
首先要選擇合適尺寸和規格的電桿模具,確保模具內壁光滑、無明顯缺陷,以保證電桿表面的平整度。
在使用前對模具進行清理,去除上次使用后殘留的混凝土、灰塵等雜質,可采用高壓水槍沖洗、刷子清掃等方式。然后對模具進行涂刷脫模劑處理,以便在電桿成型后能夠順利脫模,脫模劑的選擇要根據具體情況,如常用的有植物油類脫模劑、石蠟類脫模劑等。
混凝土配制:
根據電桿的設計要求,準確稱量水泥、砂石、水及外加劑等原材料。水泥要選用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,砂石要保證其粒度、含泥量等指標符合要求,外加劑(如減水劑、早強劑等)要按照規定的比例添加,以調節混凝土的性能。
將稱量好的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攪拌機中進行充分攪拌,攪拌時間要足夠,一般不少于 3 分鐘,確保混凝土混合物均勻一致,無明顯的水泥團塊、砂石分離等現象。
裝料與離心:
將攪拌好的混凝土緩慢而均勻地裝入已準備好的電桿模具內,裝料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,即防止粗骨料和細料分離。
裝料完成后,將模具安裝到離心設備上,啟動離心設備使模具高速旋轉。離心速度和時間要根據電桿的具體規格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因素來確定,一般來說,離心速度在 800 - 1500 轉 / 分鐘之間,離心時間在 10 - 20 分鐘之間。在離心過程中,要密切觀察模具的運轉情況,確保其穩定運行,防止出現異常振動等情況。
養護處理:
在離心過程中或離心完成后,立即開始對電桿進行養護。常見的養護方式有蒸汽養護和電熱養護等。
蒸汽養護:在模具周圍設置蒸汽管道,通過向管道內通入蒸汽,使模具內的混凝土處于適宜的溫度(一般在 40 - 80℃之間)和濕度條件下,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應。蒸汽養護的時間通常在 4 - 8 小時之間,具體時間要根據電桿的規格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因素來確定。
電熱養護:通過在模具外設置電熱絲等加熱裝置,對模具內的混凝土進行加熱,使混凝土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生長強度。電熱養護的溫度一般在 30 - 60℃之間,養護時間也在 4 - 8 小時之間。
脫模與檢驗:
當養護完成后,混凝土電桿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強度,可以進行脫模操作。先將模具從離心設備或養護設備上取下,然后采用專用的脫模工具,如脫模千斤頂等,將電桿從模具內緩緩推出。
脫模后,對電桿進行全面的檢驗,檢查電桿的表面質量(是否有裂縫、麻點等)、尺寸度(是否符合設計要求)、強度指標(通過抽樣檢測等方式)等,確保電桿質量合格。